来源:环保在线
来源:中国政府网
文章链接:仪表网 https://www.ybzhan.cn/news/detail/108941.html
来源:中国政府网
文章链接:仪表网 https://www.ybzhan.cn/news/detail/108941.html
环境治理的主角终于要轮到“噪声”了?
据人民日报消息,今年年底前,我国将建成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网。到2025年,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将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3年以来,生态环境部已多次提及防治噪声污染,尤其是对噪声监测体系建设的关注度空前。
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指出,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近一年时间,解决了部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,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规定、新制度、新要求。结合“噪声十条”《“十四五”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,生态环境部明确将“用两年左右的时间,在全国建成3800多个自动监测站点,并让大家都能看到监测数据”。
这已经是继1月与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后,生态环境部连续第三个月例会关注到噪声问题。
为什么国家层面在今年如此重视噪声污染防治?一是“急”,有数据显示,在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上,噪声污染的投诉举报一直占据前两位,其中2021年45万件的投诉举报中,45%都是来自于噪声。二是确实“弱”,相比大气、水、土的主要污染物监测治理取得的明显成效,噪声因为无色无形、转瞬即逝,更难以捕捉取证,一直得不到有力的监管,导致相关标准编制更新也较为缓慢。
显然,高目标要求与发展乏力的现状之间矛盾明显。而与此同时,国家到地方层面关于噪声防治的计划方案等陆续出台,在这一背景下,相关工作正变得更加有据可依。尤其是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明确提出“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,需要注意这是进入21世纪后首次将噪声污染防治内容纳入五年规划。
地方层面,全国省级层面的第一个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《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(2021-2025年)》出台,正式根据地方特点提出了自动监测点位布置相关要求;《成都市2021年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》,启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“六大行动”,从强化源头管控、开展分类治理等六个方面制定了16条工作措施。
政策要求下,噪声治理监管力度要求不断加大,作为获取噪声实时数据并取证的重要环节,噪声监测设备的需求也将逐步增加。值得注意的是,新噪声法中也有36次提到了“监测”,强制装备监测设备或许将不局限在废气、废水等方面。对此,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分析认为,未来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及稳定性也将进一步提升,研发热点预计将集中于在线监测设备、噪声大数据应用技术、新型声学材料、新型隔声装备以及智能化降噪研究开发等方面。
总之,全国一盘棋格局已定,噪声监测设备势必会在今年有质的增长。
文章链接:仪表网 https://www.ybzhan.cn/news/detail/108799.html
环境治理的主角终于要轮到“噪声”了?
据人民日报消息,今年年底前,我国将建成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网。到2025年,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将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3年以来,生态环境部已多次提及防治噪声污染,尤其是对噪声监测体系建设的关注度空前。
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指出,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近一年时间,解决了部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,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规定、新制度、新要求。结合“噪声十条”《“十四五”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,生态环境部明确将“用两年左右的时间,在全国建成3800多个自动监测站点,并让大家都能看到监测数据”。
这已经是继1月与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后,生态环境部连续第三个月例会关注到噪声问题。
为什么国家层面在今年如此重视噪声污染防治?一是“急”,有数据显示,在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上,噪声污染的投诉举报一直占据前两位,其中2021年45万件的投诉举报中,45%都是来自于噪声。二是确实“弱”,相比大气、水、土的主要污染物监测治理取得的明显成效,噪声因为无色无形、转瞬即逝,更难以捕捉取证,一直得不到有力的监管,导致相关标准编制更新也较为缓慢。
显然,高目标要求与发展乏力的现状之间矛盾明显。而与此同时,国家到地方层面关于噪声防治的计划方案等陆续出台,在这一背景下,相关工作正变得更加有据可依。尤其是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明确提出“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,需要注意这是进入21世纪后首次将噪声污染防治内容纳入五年规划。
地方层面,全国省级层面的第一个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《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(2021-2025年)》出台,正式根据地方特点提出了自动监测点位布置相关要求;《成都市2021年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》,启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“六大行动”,从强化源头管控、开展分类治理等六个方面制定了16条工作措施。
政策要求下,噪声治理监管力度要求不断加大,作为获取噪声实时数据并取证的重要环节,噪声监测设备的需求也将逐步增加。值得注意的是,新噪声法中也有36次提到了“监测”,强制装备监测设备或许将不局限在废气、废水等方面。对此,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分析认为,未来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及稳定性也将进一步提升,研发热点预计将集中于在线监测设备、噪声大数据应用技术、新型声学材料、新型隔声装备以及智能化降噪研究开发等方面。
总之,全国一盘棋格局已定,噪声监测设备势必会在今年有质的增长。